• 首页 >
  • 客户服务 >
  • 适当性宣传 >
  • 文章详情
投资者适当性案例分析

发表日期:2017/05/02

1、 林娟,女,** 65岁,没有买卖过股票、基金 ,2009年至2011年期间,林女士在金证证券购买了其代销的几款 保本型基金,以前的客户经理给她做的风险测评结果是保守型。2011年底的一天,金证对首资产管理公司销售经理张火火新官上任急于铺开业务, 主动打电话给林女士说:"我们这儿有一款股票型产品,对接全球市场,收益很高,推荐您来买"。**

案例分析:林女士风险测评结果为保守型,而销售经理却向其推荐风险等级较高的股票型产品,违反了《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 第三条:基于投资者的不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等因素, 提出明确的适当性匹配意见, 将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销售或者提供给适合的投资者。

2、 林女士到后,张火火了解到林女士原来的资产配置情况,对林女士说:"您之前太保守了,投资有风险才有收益,建议您做个风险测评,** 如果您测评结果符合我们产品要求,就可以买我们收益更高的产品,才能赚大钱,所以麻烦您填表的时候配合一下,像有些选项您要这样、这样、这样填…"**

案例分析:文中销售经理对林女士的风险测评过程进行了诱导与干扰,使林女士未能根据自身情况如实进行风险测评,这 违反了《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第四条:投资者应当在了解产品或者服务情况,听取经营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经营机构的适当性匹配意见不表明其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

3、 林女士在张火火的"帮助"下,在风险测评表上客户风险等级** 评定为积极型,可购买积极型产品,张火火赶紧让林女士签字画押,助理王龙提醒说:"按规定是不是要林女士提供一下证明资产、收入和投资经验的材料,否则怕不合规吧?"张火火说:"你懂还是我懂?业务不做啦?再说我不是让她签字了吗?"**

案例分析:文中销售经理张火火在林女士未提供资产、收入和投资经验证明的情况下,向林女士销售产品。在并未告知林女士产品特别风险点、未给予林女士足够考虑时间的情况下,让林女士签字画押。 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六条:经营机构向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当了解投资者的下列信息:
(一)自然人的姓名、住址、职业、年龄、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注册地址、办公地址、性质、 资质及经营范围等基本信息;(二)收入来源和数额、资产、债务等财务状况;(三)投资相关的学习、工作经历及投资经验;(四)投资期限、品种、期望收益等投资目标;(五)风险偏好及可承受的损失;(六)诚信记录;(七)实际控制投资者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八)法律法规、自律规则规定的投资者准入要求相关信息;(九)其他必要信息。

4、 一个又一个的林女士在张火火的鼓励下成为了"积极型"客户,并按照张火火的引导买了一款名为"安享财富红利加倍"的券商大集合资管计划(产品风险评级为中高风险),张火火还按照公司规定亲自对投资者做了回访。

案例分析:销售经理张火火在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对客户进行诱导和干扰,并没有按要求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评、告知客户特别风险点。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经营机构向普通投资者销售高风险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应当履行特别的注意义务,包括制定专门的工作程序,追加了解相关信息,告知特别的风险点,给予普通投资者更多的考虑时间,或者增加回访频次等。

5、 公司市场部门对张火火的业绩很满意,为了公司整体业绩再上一层楼,决定** 按照销售业绩的30%作为奖金对直销人员进行当期激励,销售人员的劲头更足了,公司资管业务规模增速迅猛,令江湖为之震动。**

案例分析:张火火的销售行为不合规范,公司却为了业绩增长对不适当销售行为采取激励措施,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经营机构应当制定并严格落实与适当性内部管理有关的限制不匹配销售行为、客户回访检查、评估与销售隔离等风控制度,以及培训考核、执业规范、监督问责等制度机制,不得采取鼓励不适当销售的考核激励措施,确保从业人员切实履行适当性义务。

6、 年复一年,助理小王很受刺激,感叹自己当初too young too na?ve,怪不得还是个助理。暗自决定要多多努力,看到公司的激励政策,** 赶紧掏出手机在朋友圈转发某小集合资管产品的宣传链接,附言说是本年度业绩最佳机构的王牌产品,再有一天就停止申购了,大家要买的趁早啊 **,要买的一定联系小王我啊。

案例分析:小集合产品不可公开进行宣传,另外,小王称该小集合产品为本年度业绩最佳机构的王牌产品,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禁止经营机构进行下列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活动:(二) 向投资者就不确定事项提供确定性的判断,或者告知投资者有可能使其误认为具有确定性的意见。

7、 2015年底,销售明星张火火跳槽到犇牛证券了,助理小王也百炼成钢成为直销经理,这时,** 林女士4年前购买的产品,历经两轮牛熊变换终于净值重归于一,已经69岁的她想赎回本金60万元以后就当养老钱了。王经理着急了,仗着自己是业内人士、学院派出身,向林女士详细介绍了宏观经济、市场走势和个股分析,并预言两轮股灾到现在绝对是钻石底、婴儿底了,"不信你可以看看我之前给别人推荐的某某某股票都长得很好。"**

案例分析:王经理为了劝说林女士不赎回本金,向刘女士作出"现在绝对是钻石底、婴儿底"的确定性判断;明知林女士的投资目的为养老,仍向其推介高风险的股票类产品。其行为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禁止经营机构进行下列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活动:(二) 向投资者就不确定事项提供确定性的判断,或者告知投资者有可能使其误认为具有确定性的意见;(三) 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四) 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不符合其投资目标的产品或者服务。

并且,在推荐产品之前,根据《办法》 第二十三条 经营机构向普通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前,应当告知下列信息:(一)可能直接导致本金亏损的事项;(二)可能直接导致超过原始本金损失的事项;(三) 因经营机构的业务或者财产状况变化,可能导致本金或者原始本金亏损的事项;(四) 因经营机构的业务或者财产状况变化,影响客户判断的重要事由;(五) 限制销售对象权利行使期限或者可解除合同期限等全部限制内容。文中王经理片面强调盈利,而没有提及相应的风险,违反了《办法》相关规定。

8、 林女士想到自己孙子正想买个车,听小王的没准儿还能送孙子一辆车,反正做个短线赚点钱就出来。小王一看有戏,赶紧向林女士口头介绍了**"涨跌双赢"小集合资管计划(产品投向为股票+股指期货,风险评级为高风险型,认购起点100万)的基本信息、优势,并说:"这款理财产品是明星团队打造,涨势喜人,关键是历史收益稳定,很适合你,推荐购买。2016年2月1日前可以提现。"**

案例分析:小王为林女士主动推介高风险的产品,仅向林女士介绍产品的优势和基本信息,并未向林女士进行特别的书面风险警示,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十九条:经营机构在确认其不属于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投资者后,应当就产品或者服务风险高于其承受能力进行特别的书面风险警示,投资者仍坚持购买的,可以向其销售相关产品或者提供相关服务。

9、 王经理考虑到该产品这个季度表现优于股灾期间表现,在推介时选择性详述了产品最近这个季度的表现,** 并将产品简介和推荐购买的信息通过微信发给了林女士 。林女士听后相信了小王的话, 并根据小王的计策,在60万元基础上又加上隔壁孙天孙大爷的私房钱40万元,终于凑齐了100万元。**

案例分析:王经理在推介时只是选择性地介绍了产品的表现,并未告知林女士产品的风险点,仅微信发送购买信息,并未出示书面声明,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禁止经营机构进行下列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活动:(一)向不符合准入要求的投资者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二)向投资者就不确定事项提供确定性的判断,或者告知投资者有可能使其误认为具有确定性的意见;(三)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四) 向普通投资者主动推介不符合其投资目标的产品或者服务;(五)向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投资者销售或者提供风险等级高于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服务;(六)其他违背适当性要求,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10、 由于公司已采取电子化方式签约,林女士觉得自己操作太麻烦,说:"小王你对电脑比较熟练,你帮我操作吧"** 小王为了赶时间,说:"没问题,但需要您输一下自己的密码" 林女士输入密码后,其余购买步骤均为王经理代为操作,忘记请林女士签电子签名约定书,且没有告知林女士存在参与、赎回费用,以及赎回时间限制(必须在每周一早上九点到九点半通过电脑申请办理,过期自动转入一年的封闭期)。 由于上级没有向王经理提供产品合同、说明书, 因此,没有请林女士查阅。由于设备故障,未进行录像录音。 **助理小马提醒说:"按规定是不是要重新进行风险测评,已经相隔四年多了,否则怕不合规吧?" 王龙想起了四年前,说:"你懂还是我懂?业务不做啦?再说我不是让她签字了吗"

案例分析:小王在帮林女士进行操作时,没有请林女士签署相关文件,并未告知林女士产品存在参与、赎回费用,并未对操作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违反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经营机构通过营业网点向普通投资者进行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告知、警示,应当全过程录音或者录像;通过互联网等非现场方式进行的,经营机构应当完善配套留痕安排,由普通投资者通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要求的电子方式进行确认。

上一篇: 投资者适当性问答集锦 下一篇: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
其他文章
境外公募基金行业监管处罚案例研... 境外公募基金行业监管处罚案例研... 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大数... 落实适当性管理 保护投资者合法... 关于执行《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 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 投资者适当性问答集锦 投资者适当性案例分析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